学生荣誉

护理学子在“中银杯”高职护理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
发表时间:2025-07-01
作者: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
阅读:62次

近日,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“中银杯”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中,我校护理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顽强的拼搏精神,荣获推荐组三等奖、抽测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,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,与老牌学校并肩,超越众多传统强校,成绩斐然。

这一荣誉的背后,是师生们无数个日夜辛勤付出和团结协作的结果。备赛期间,指导老师们不辞辛劳日夜兼程。此次参赛推荐组是23级戴余杰、周昊宇两位男同学,抽测组是23级周思雅、倪康桥两位同学。为了帮助他们快速提升,老师们制定了科学严谨的训练计划,狠抓赛项的标准技能,紧扣操作的每一段时间,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的护理服务,精选团队默契合作的时机。针对考前每次练习中出现的新问题,老师们都精心制定预案,确保学生们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。同时,参照大赛模式,设置重重障碍,增加提问环节,模拟真实比赛场景,不断锤炼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。

这份成绩来之不易,整个训练过程充满艰辛,参赛学生在紧张训练后仍不达标产生的颓废情绪和信心不足,老师们始终耐心鼓励,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。当学生因压力大而情绪低落时,老师们又化身知心朋友,细心安慰,帮助他们缓解压力。为了让学生们能全身心投入训练,老师们为学生准备营养品,每天贴心地准备早餐和午餐,只为节省他们的时间,让他们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。

辅导员们同样功不可没。抽测组的训练时间仅有短短三天,为了让学生们能迅速进入状态,辅导员们早早为学生准备好了生活用品,甚至贴心地铺好了床,让学生们一到校就能立刻投入训练。在训练期间,辅导员及时接送学生,为学生办理各种参赛证件,为他们的训练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。

参赛学生们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。在三天的时间里,他们马不停蹄地将 6 个复杂的操作和繁琐的沟通语言熟练记忆,边做边说,力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,每一句沟通都温暖人心。老师们则在一旁严格计时,记录下每一个问题,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反复练习,直至完美配合,顺利完成操作。最终,抽测组的学生们在比赛中提前一分钟完成任务,操作成绩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五名。推荐组选手以丝滑标准的操作展示在规定时间提前一分钟完成,我校学生的优秀表现,让其他参赛选手刮目相看,同时得到了参赛评委和主办方的一致好评。

医事科技学院表示,未来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协同能力,让他们在未来的比赛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。此次比赛成绩的取得医事科技学院前进的动力,也是新的起点。未来还将总结经验,不断改进,期待在未来的比赛中再创辉煌,为学校争光,为护理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。

 

【学生日记】

一次比赛 终身成长

——医事科技学院 周 

回顾备赛的日子,那些挑灯夜战、反复练习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。漫长的集训,我们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实训室。从基础的静脉输液、心肺复苏,到复杂的急救处理和人文关怀沟通,每一个护理操作我们都力求精准无误。为了提升操作速度与稳定性,我们常常一练就是一整天,训练结束后常常手臂酸痛到抬不起来,但每当想要放弃时,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使命,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期待,这股信念支撑着我们咬牙坚持。

最难忘的是和搭档戴余杰从陌生到默契的蜕变。训练初期,我们对彼此的操作习惯、沟通方式都不熟悉,每次操作中无数次出现过配合失误。但正是一次次复盘讨论、一遍遍磨合调整,让我们逐渐找到了默契。我们互相观察对方的操作节奏,总结出眼神示意、动作呼应的协作方法;遇到分歧时,会冷静分析、取长补短。记得有一次练习双人CPR(心肺复苏的简称),我们反复计时、调整按压与通气的衔接,从最初的手忙脚乱,到后来能在分秒间无缝配合,这种信任与默契的建立,成为了赛场上最坚实的底气。

记得有一次模拟考核,我在为脑卒中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时,因为紧张出现了细节失误。当时,我沮丧到几乎失去信心,指导老师耐心地帮我分析问题,手把手地纠正我的每一个动作,从无菌原则到手法力度,反复讲解、示范,直到我完全掌握。那段时间,老师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,每天陪着我们从早到晚,为我们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,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突破。他们不仅是专业上的引路人,更是精神上的支柱,用鼓励和信任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。

在备赛期间,宋浏老师、吴媛媛老师不仅全程指导我们训练,还默默承担起后勤保障员的角色,每天都在变着花样为我们买饭,知道我们训练强度大,学院的副院长杨玉梅老师总会给我们加餐,总会特意的去带很多的零食……师生之间的情谊,亦师亦友,如同一湖清泉,在日夜悠流中息息相融。

更让我敬佩的是抽测组的同学们——他们仅有短短三天集训时间,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高强度训练。三天里,实训室的灯光从清晨亮到深夜,他们争分夺秒地熟悉流程、纠正细节,汗水打湿护士服,累了就躺在椅子上睡觉,醒了就开始拼命练习。记得周思雅同学的CPR从按压不足到准确的深度,每一次按压都是在不断超越自我;倪康桥同学反复练习气切护理操作,别人休息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在实训室练习气切的身影……高强度的训练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。这份拼搏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,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护理人的成长,本就是在挑战中超越自我的过程。

比赛当天,我和搭档戴余杰始终牢记老师的教诲,以严谨的态度和沉稳的心态应对每一个考核项目。当听到复苏成功后的心跳,完成最后一项操作的那一刻,我深深体会到,所有的汗水与付出都是值得的。这份三等奖不仅是对我们技能的肯定,更是对我们职业素养的激励。它让我明白,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,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、娴熟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,才能在未来的岗位上守护患者的健康。

在此,我要特别感谢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为我们提供的优质平台,感谢医事科技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悉心栽培,感谢我的搭档在训练中相互鼓励、并肩作战,也感谢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同学们。这份荣誉将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动力,未来,我会继续努力提升专业水平,以更精湛的技艺、更温暖的服务践行护理人的初心与使命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【供稿:医事科技学院】

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
图书馆QQ二维码

招生处QQ群

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
微信二维码

微信二维码

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

招生办公室电话

0712-2323777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